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当“三套集成”遭遇语境研究———兼论文本研究的当下与未来
  • [摘要]“三套集成”和文本研究的当下际遇与其实际学术价值不成正比,我们有必要思考后集成时期二者遭受学界冷落的原因,寻找走出困境的途径。语境与文本话题的探讨折射出国际性范式思维的烛照下,学人的坚守与突围。
  • 谭璐
  • 全文[ PDF 1482.0 MB ] 2015.3(1):5-11  共有 1505 人次浏览
  • 康熙帝推崇唐诗的“文治”象征意义
  • [摘要]康熙帝在实施文治的背景下,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唐诗、推崇唐诗,试图建构融洽的君臣关系,确立符合“正声”的诗歌标准,而排斥不加节制的情感抒发,具有明确的政治象征意义。康熙帝以唐太宗自比,效法唐代盛世,这种特殊的阅读心态,与一般文人纠结于唐宋诗之争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 于翠玲,刘冰欣
  • 全文[ PDF 1396.0 MB ] 2015.2(1):5-12  共有 1935 人次浏览
  • 法式善与乾嘉之际的元诗接受
  • [摘要]作为一名蒙古族诗人、学者,法式善对元诗有天然的亲近感。他在《四库全书》馆任职期间,购买和抄录大量元人诗集,并积极参与元诗文献的整理、传播与研究。清人批评元诗,或者以唐音来观照元诗,或者将元诗与宋诗并举,但受王士禛、翁方纲和袁枚的影响,法式善具有较为融通的诗学思想,能够平等对待唐、宋、元、明、清诗。法式善在批评实践中将元诗和清诗进行比较,充分肯定元诗自身的风格与特质,与《四库提要》代表的官方诗学话语,其批评方法有相通之处,但立场并不一致。法式善在元诗接受史和清代诗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 罗鹭
  • 全文[ PDF 0.0 MB ] 2015.4(1):5-12  共有 1373 人次浏览
  • 宏大抒情表层下的隐喻仪式现场———重读纳·赛音朝克图抒情长诗《狂...
  • [摘要]蒙古族著名诗人纳·赛音朝克图政治抒情长诗《狂欢之歌》素以时空联想著称于世。但我们发现,在其宏大抒情表层下暗藏着一个那达慕仪式隐喻现场。它是一种内敛的意境世界,使奔放的诗行保持着稳定的内部架构。在诗人的联想下,那达慕仪式观礼台变成了祖国大好河山的观景台,缩小了蒙古族社区与浩瀚国土疆域之间的距离,让读者感受到了共时性“四海一家”式的亲近感,看到了自然景象背后新生民族国家形象。这个那达慕仪式深层现场还与全诗“国庆”主题形成叠合,构成双层仪式空间,映射出多层次隐喻关系。具体来讲,那达慕隐喻了国庆,隐喻了人们今非昔比的社会关系,隐喻了从游牧社区走向共和国多民族社会舞台的蒙古族,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审美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 乌·纳钦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1):5-11  共有 1355 人次浏览
  • 族裔身分视域中的新文学史图景———以萧乾和沈从文为中心
  • [摘要]随着革命文学论战的兴起,新文学的历史合法性受到质疑。如何维护新文学历史合法性,左翼阵营站在文化领导权的制高点上以意识形态认同提供了标准答案。但萧乾和沈从文则试图在国家认同与文学性之间寻找平衡,以抒情性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内质,从而提供了中国新文学历史合法性的另外一种阐释。这种思路对于重建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 卫小辉
  • 全文[ PDF 0.0 MB ] 2015.6(1):5-11  共有 1263 人次浏览
  • 主体的延...
  • [摘要]“叙述中国故事”的文学自觉,是在东/西文明视野中的一种后殖民话语和思维模式的延伸与实践,是对自我话语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多声部共声话语场域当中“重要单元”的诉求和确认,其中包含了文明差序格局中被西方殖民主义话语所遮蔽的“本土真实”的重新书写,对中国社会的多元书写,以及在文化强势主义所造就的单极价值生态中对“本土经验”的构建。但“叙述中国故事”也应警惕本质主义或民族主义的狭隘叙事陷阱,而须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叙事旨归,建构世界性和民族性、传统性和现代性、审美性和真实性、地方性和整体性兼备的“文化共同体”的世界文学观念。
  • 金春平
  • 全文[ PDF 0.0 MB ] 2019.5(37):5-17  共有 924 人次浏览
  • 延安文艺传统与少数民族文学话语
  • [摘要]延安文艺传统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力体现在社会主义话语与民族性话语、民主性话语三种差异性因素“一体两翼”式的均衡发展上:社会主义话语与新人、写光明、典型化、两结合、深入生活等问题相联系;民族性话语与中国化、新民主主义的内容、民族形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问题相联系;民主性话语与大众化、民间性、革命性、科学性、文艺的特殊性等问题相联系。
  • 常海波
  • 全文[ PDF 0.0 MB ] 2020.1(38):5-13  共有 587 人次浏览
  • 发现边垣——纪念《洪古尔》出版七十周年
  • [摘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边垣在新疆狱中搜集和编写,195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洪古尔——蒙古民族故事》是中国《江格尔》第一个印刷文本,但边垣的生平却鲜为人知。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找到边垣早期档案,从中发现线索找到他的亲人和遗物,证实"边垣"是边燮清的笔名;查阅他后期档案,探寻与《洪古尔》文本化过程相关的信息,并利用新资料,解决了《江格尔》研究史上一项悬而未决的问题。更多还原
  • 斯钦巴图
  • 全文[ PDF 0.0 MB ] 2020.2(38):5-12  共有 613 人次浏览
  • 《乌古斯可汗传》版本源流考
  • [摘要]乌古斯是突厥语人群中较重要的一支,他们在历史上活跃于漠北、中亚、伊朗、 小亚细亚和东欧。在现代突厥语的分类中,属于乌古斯语支的有土库曼语、阿塞拜疆语和土耳其语等。乌古斯人群中最广为流传的口头叙事,是有关“乌古斯可汗”的传说。除了以口头叙事的形式在民间流传之外,乌古斯可汗传说还在不同历史时期被写成了文本。文章考察了《乌古 斯可汗传》的回鹘文、波斯语、奥斯曼语和察合台语四种版本,并对这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进行了追问。我们对不同版本的《乌古斯可汗传》进行比较后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我们研究不同时代乌古斯人群如何进行合法性巩固和身份建构的一个契机。
  • 陈浩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5-13  共有 1313 人次浏览
  • 论少数民族文学的社会功能与评价体系
  • [摘要]宣传民族政策、讴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少数民族文学的主要社会功能之一,也是少数民族文学评价体系中的一个主要维度。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工作主题,使少数民族文学的社会功能更加具体,少数民族文学的评价体系也由此出现转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社会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数民族文学的社会功能是国家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双向主动选择。这一中国特色的文学现象只有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定语境中才得以解释。
  • 李晓峰
  • 全文[ PDF 0.0 MB ] 2021.3(39):5-17  共有 424 人次浏览
  • 辽金元笔记文献整理述论
  • [摘要]辽金元笔记文献数量大,具有独特价值,是未被充分发掘和利用的资料库。全面系统整理辽金元笔记,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笔记”概念的界定,收书边界的廓清,对辽金元笔记存世情况的考察与全面掌握,版本的摸排与梳理,都是必须做好的基本功。而辑佚辨伪等,也是整理中的必修课。辽金元笔记文献有其独特价值也就有独特问题,不同情况的笔记整理中须有不同着力点。整理也是研究,且必须伴随研究,其中有一系列学术问题,需要深入思考。
  • 查洪德
  • 全文[ PDF 0.0 MB ] 2021.2(39):5-11  共有 447 人次浏览
  • 空间作为时间表征:第十二届骏马奖中短篇小说获奖作品解读
  • [摘要]海勒根那《骑马周游世界》、李约热《人间消息》、吕翼《马嘶》和苏兰朵《白熊》四部小说集从各自的角度围绕草原自然、乡镇小城、大都市三种不同的空间类型展开书写。在他们笔下,空间不仅仅是物理性的处所,也不仅仅是故事展开的场地,而是同时意味着一整套特定的文化价值、思维习惯、情感结构。在这样的空间与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形象、行为动作、命运遭际紧密相关并互为阐释。四部小说集的空间书写寄寓、折射出时代经验的变迁,也印证着当下中国文学创作现场的某些趋势及特征。
  • 李壮
  • 全文[ PDF 0.0 MB ] 2021.1(39):5-15  共有 423 人次浏览
  • 清末至民国苗族古史研究中的蚩尤叙事
  • [摘要]清末至民国,中国通史编写的一个新特点是王朝更迭历史的书写范式被打破,学者们纷纷采用中国民族史的体例来撰写中国历史。文章梳理了中国民族史研究中上古英雄蚩尤从广义的“苗族”祖先,到现代苗族祖先的叙事历程;认为主流中国历史研究对蚩尤与“苗族”关系的叙事,深化了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历史认知,而苗族知识精英对蚩尤与苗族关系的深入阐释,表达了苗族对中原、内地、中华文化的认同。
  • 苍铭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5-12  共有 456 人次浏览
  • 少数民族文学政策的政治基础———论“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 [摘要]毛泽东早在延安的时候就提出,不仅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在中央青岛民族工作会议上,周恩来专门讲了民族工作中“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也都明确表示反对两种民族主义。老舍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具体讲了文学中的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问题。周扬、陈荒煤等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会议上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国家规制和文学政策中的“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已经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特有的意识形态评价标准。文学艺术工作者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用文学作品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人类的进步。
  • 刘为钦 李琴
  • 全文[ PDF 0.0 MB ] 2021.4(39):5-14  共有 448 人次浏览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民族文学“入史”问题
  • [摘要]民族文学“入史”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文章将民族文学“入史”问题放置在范式转换的学术视野中,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史范式转换的关键意义,提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文学史书写亟需回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主旋律,探索民族文学“入史”的适当路径。
  • 马梅萍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5-12  共有 399 人次浏览
  • 庾信《哀江南赋》“胡书之碣”新探———兼论中古民族语碑刻文学
  • [摘要]对庾信《哀江南赋》“河南有胡书之碣”一句的解释历来莫衷一是。辨正前人诸说,此句最有可能的解释当为:晋、宋之际,流寓青州的粟特人用粟特文为庾信先世庾云立碑。青州为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之重镇,汉唐时期粟特人的踪迹连续不断,见于传世文献、出土石刻和图像资料。与粟特人一道东传的粟特文,是中古时期一种重要的“胡书”,被广泛使用和传习,而且用于题撰碑铭。“河南有胡书之碣”的记载有力证明了中古时期粟特文碑刻在中原地区的存在。新出土粟特文、汉文双语碑志,为我们考察中古时期民族语碑刻的制作和传播、胡汉碑志文的互动和融合提供了佐证材料,也为中古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 龙成松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39):5-15  共有 449 人次浏览
  • 盘古神话辨析:以古代文献为中心
  • [摘要]虽然近年来有关盘古神话的新文献陆续被发现,但这些资料也需辨析。《六韬·大明》中的“盘古之宗”实为“磐石之宗”之误,《益州学馆记》中的“上古盘古”也需辨明原委;被广泛引述的盘古“垂死化身”的叙述实际出自《元气论》而非《五运历年记》。挖掘盘古神话,讨论混沌、阴阳等的本土渊源,也不应回避印度创世神话的源头。此外,盘古经过道教改造和利用出现了盘古真人、元始天尊等神仙,南朝以后盘古神话又衍生出丰富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叙事和信仰。
  • 黄景春 陈 杰
  • 全文[ PDF 0.0 MB ] 2021.5(39):5-12  共有 326 人次浏览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中的少数民族戏剧理论研究&nbsp...
  • [摘要]1978年到2000年间,随着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域的拨乱反正,以及文化领域的思想解放,中国文化事业发展和理论研究迎来了繁荣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戏剧研究也进入新的阶段,并体现出以下特点:其一,全国范围内《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程的开展,为少数民族戏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资料,奠定了基础。其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少数民族戏剧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内容更加多元,出现了一批较具影响力的学者和研究成果,促进了对中华民族戏剧的整体认识。其三,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宏观视角,审视不同民族戏剧的特点和内在联系,揭示在各民族共存共生背景下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借鉴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并在少数民族戏剧艺术源流、特征、体系、规律,以及发展前景诸多理论方面体现出特色和创新。
  • 黄永林 高艳芳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5-16  共有 590 人次浏览
  • 元代中后期诗风转变中的萨都剌
  • [摘要]萨都剌是元代中后期诗风转变的体现者,其诗作脱胎于并突破元代中期诗风, 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风格。顾嗣立称他是“于袁、赵、虞、杨之外别开生面者”。萨都剌诗的“别开 生面”可从几方面把握,其一是“风流俊爽”与“开阖变怪”;其二是变元代中期的“元气”为诗成 后期的“清气”为诗;其三是中期诗雍容、蕴藉、儒雅,而后期诗动感、直白、放浪。萨都剌诗中最 能体现其独特精神的,是那些直接暴露元朝在帝位争夺中的阴谋与杀戮的时事诗。这样的诗, 此前从未有过,不仅是诗歌内容的拓展,更是诗歌精神的新变。如何在元代中后期诗风转变中 认识萨都剌,揭示其独具的特色与价值,客观准确把握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仍是需要进一步 深入研究的课题。
  • 查洪德
  • 全文[ PDF 0.0 MB ] 2022.2(40):5-19  共有 503 人次浏览
  • 新时代多民族文学批评的话语实践与边缘活力
  • [摘要]新时代的中国多民族文学是一个多声部的审美话语世界,虽然具备独特多元的文化资源和美学传统,但一直以来存在批评话语零散化、表面化和单一化现象,理论人才短缺,力量薄弱。同时,多民族文学因其多样性、差异性和复杂性,遮蔽了源于本土的理论自觉。从作品出发,“回到文学本体”,深入文本进行分析阐释,解读多民族文学“边缘的活力”的现实境地及其审美意蕴,需要我们提升批评的反思性,形成文艺评论与作家创作的审美共识。我们倡导多民族文学的“批评精神”,继承创新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多民族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客观评价多民族文学实践及其审美意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民族文学批评话语体系。
  • 丹珍草(藏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5-15  共有 388 人次浏览
«  1  2  3  4  5  6  7  8  9  10 »